Page 15 - 標檢局雙月刊199期
P. 15
裡,可以立即享用來自南美最新鮮與美味的咖啡。可以想見,我們每天所吃的琳 瑯滿目食物所對應的原料更是複雜,要確保每一個原物料都是安全無虞的,必需 要付出可觀代價,原物料溯源就是一個很困難的任務。在不考慮檢驗與風險評估 這兩項要素下,僅理想單純的從農田到餐桌及從主原料到添加物的把關,過敏原 成分、過期原料與重工的半成品管理等,即是一張難解的蜘蛛網,必須仰賴完整 的管理系統加以落實,利用紀錄與數據分析進行決策與發現問題。 以供應商管理為例,在一定程度規範的食品製造業者,本著良心製造產品, 也參照驗證制度規範並據以落實並取得食品安全驗證標章,但不可避免的是由各 項原物料之供應鏈所帶入的食品安全風險。而降低供應商風險的第一步是先檢視 公司目前所有的供應商,設法減少原物料僅單一供應商的數量,每項原物料的供 應商維持 2 至 4 家。此外,不購買比市場價格低太多的原物料,且應對供應商進 行實地查核、確認供應商是否有通過驗證並取得證書、瞭解該供應商的評價以及 是否有不良的紀錄。若曾有異常狀況出現,於實地查廠時必須要針對這樣的問題 加強管控,若該供應商有通過驗證,也可檢視驗證單位評鑑時的缺失,方便快速 了解其弱點,防止不良的原物料進入產品製程影響品質安全。 1.3 國際驗證制度發展趨勢 許多食品生產企業,為了取得消費者的信任,選擇如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系 統驗證(HACCP)、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ISO 22000)或食品安全品質標準認 證(SQF)等系統或產品驗證制度,而現今全球食品安全標準趨向於符合全球食品 安全倡議(Global Food Safety Initiative, GFSI)要求的方向發展,成員來自通路商、 食 品 製造與 食 品安全 專 家,並 於 2016 年度發 布 GFSI 指引文件 (Guidance Document)第 7 版,納入食品防護(Food Defense)、食品攙偽(Food Fraud)以及其他 最新國際食品安全管理規範。 食品安全、食品防護與攙偽防禦皆是現在國際食品安全計畫與管理系統發展 的三大方向與趨勢,撰述如下: 1.3.1 食品安全是在預防意外的污染,建立系統化管理制度,以科學為基礎作為 風險評估的依據,是目前全球各食品安全驗證制度的核心價值。 ʕശ͏਷ɓ´ʬϋɓ˜ 199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