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標檢局雙月刊199期
P. 9
ecosystem),同樣存在下列幾種風險: 1. 導致殺蟲劑用量增加(抗性的選擇和基因流佈移轉到其它可相容的植物) 2. 產生新的農田雜草(基因流佈移轉和雜交) 3. 基改植物自身變為雜草(插入性狀的競爭) 4. 產生新的病毒(不同病毒基因組和基改作物的病毒外殼蛋白的重組) 5. 產生新的作物害蟲 6. 對非目標生物的傷害(食草動物的誤食) 7. 對食物鏈中動物的影響 四、基改食品的發展現況 雖然基改食品在科學研究上存有很大的爭議,但它們已無處不在,比如:馬 鈴薯、柿子、木瓜、大豆油、調和油等,我們無法預測這項技術是否帶來災難性 的後果,但我們清楚基改作物對環境的影響將是不可逆的。所以大多數的民眾還 不願意食用基改食品,因為他們認為食用基改食品就如把自己當作實驗小白鼠, 有不可預測的風險。 在美國上市的基改作物都進行了複雜的安全認證過程,目前 94 %的黃豆是 (2) 基改品種,基改玉米也有超過 80 %占比 。中國大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科研團對 (3) 培育出的基改油菜「超油油菜」 ,其含油量提升到 54.8 %,但未得到中國大陸 政府商業化種植的許可。美國 Calgene 公司的基改油菜導入特用油及 DuPont 公 (4) 司基改黃豆導入特用油均已獲准上市 ;基改鮭魚已於 2016 核准可以合法上美 國人的餐桌,基改鮭魚是全球唯一的獲准商業化利用的基改動物。 五、各國政府對基改食品的標示管理 全球基改食品的標示辦法,基本上分為三個類別:無強制標示、強制標示及 (5) 強制標示與溯源管理 。 無強制標示的管理方式,是將基改原料與加工製成產品當成一般食品管理, 由業者自願性標示,採用這樣管理方式的政府單位有美國、加拿大與香港等地; 其次基改食品的標示規範,採用許可販售但必須明確標示為基改食品,這樣的管 ʕശ͏ɓ´ʬϋɓ˜ 199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