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標檢局雙月刊199期
P. 7
基改食品之標示管理探討 孫寶年/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理事長 一、何謂基改食品 全球人口不斷的增加,氣候變遷加劇、乾旱與水患更替,要生產足夠的糧食 作物,讓地球上的每個人免於肌餓,是必需突破傳統的農糧觀念。農作物面對病 蟲危害、抵抗乾旱、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高營養成分的需求,科學家把行之有 年改良品種的作法以基因工程的技術實施。在基因改造食品技術成熟的今天,這 些基改產物必須證明性狀、成分與非基改作物相同,並且無毒性反應、不含過敏 原,在上市之前須作田邊試驗,通過對環境衝擊的評估,以及是否對於人類與其 他動物造成潛在的傷害,一項基改食品從開始研發到上市總要十年以上。 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3 條對「基因改造」名詞定義,係指使用基因 工程或分子生物技術,將遺傳物質轉移或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產生基因重組 現象,使表現具外源基因特性或使自身特定基因無法表現之相關技術。但不包括 傳統育種、同科物種之細胞及原生質體融合、雜交、誘變、體外受精、體細胞變 異及染色體倍增等技術,一般習慣簡稱作「基改」。 這種利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農作物中, 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消費品質方面,轉向人類所需要的目 標發展,創造基改農作物,以提供人類直接食用或作為原料經加工生產的食品以 及餵養家畜得到衍生的食品,在廣義上都可以稱為基改食品。然因其安全性被質 疑,國際社會對基改食品的推廣仍看法分岐。 二、基改食品的出現 基改的研究已有數十年的歷史,真正商業化是於 1994 年,美國 Calgene 公 司穫准在市場推出全球第一個基改食品「佳味」蕃茄(Favr Savr),研發的動機是 因蕃茄果實成熟時許多酵素作用,使蕃茄變紅變軟 ,也產生香氣,在籐上成熟 的蕃茄果實也比較香,但成熟的果實軟,在儲運過程中,容易踫爛,只好在蕃茄成 ʕശ͏਷ɓ´ʬϋɓ˜ 19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