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標檢局雙月刊197期
P. 81
廣 角 鏡 重結果且可影響多個目標,現有控管與其有效性及效率亦須予以考量。結果與可 能性的表達方式,與兩者綜合以決定風險等級之方式,須反映風險之類型、備妥 的資訊以及風險評鑑之輸出的使用目的,此須與風險準則一致。分析可為定性、 半定量或定量方式,或為此等之組合。 三、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之目的係依據風險分析之結果,協助形成有關何項風險需處理,以 及處理實施的優先順序之決策。風險評估渉及將分析過程中所發現的風險等級與 考量前後環節時所建立的風險準則相比較。可依據此項比較,考慮風險處理之需 求。決策須考量風險更廣的前後環節,並包括考量由此風險受益的組織除外之團 體所承受的風險。 玖、風險處理(CNS 31000 第 5.5 節) 一、一般 風險處理渉及選擇一或多個選項以供改變風險,及實施選項。一旦實施,則 該等處理提供或修改控管。風險處理涉及下列循環過程:(一)評鑑某一風險處理 (二)決定殘留風險程度是否可以忍受(三)若無法忍受,產生一個新的風險處理(四) 評鑑此項處理之有效性。風險處理選項可包括:(1)決定不開始或不繼續會引起風 險的活動以避免風險(2)承受或增加風險以尋求機會(3)移除風險緣由(4)改變可能 性(5)改變結果(6)與另一團體或多個團體分擔風險(7)藉由有資訊的決定保留風 險。 二、風險處理選項之選擇 風險處理的選項關係到法令規章及其他如社會責任與天然環境之保護等要 求,其最適宜的選擇渉及在實施成本和努力與所產生的利益之間取得平衡。此風 險之決策亦須考量到有些風險能夠確保風險處理正當,卻在經濟的基礎上是不正 確的。當選擇風險處理選項時,須考量利害相關者的價值與感知,以及與他們溝 通的最適宜方式。處理計畫須清楚鑑別須予以實施的個別風險處理之優先順序。 ʕശ͏਷ɓ´ʞϋɘ˜ 197 ಂ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