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標檢局雙月刊197期
P. 76
(三)當責 組織須確保管理風險之當責、職權及適當的智能,包括實施與維持風險管理 過程並確保任何控管之正確性、有效性及效率。 (四)整合納入組織過程 風險管理須深植於組織所有的實務與過程中,使之相關、有效果及有效率。 (五)資源 須考量:(1)人員、技術、經驗及智能(2)風險管理過程每一步驟所需的資源 (3)管理風險所使用的組織過程、方法及工具(4)文件化的過程與程序(5)資訊與知 識管理系統(6)訓練方案。 (六)建立內部溝通與報告機制 機制須確保:(1)風險管理架構之關鍵組成要素與任何後續的修改,經適宜地 溝通(2)對於此架構、其有效性及其成果有適切的內部報告(3)由實施風險管理所 產生的相關資訊,於適宜的階層與時間備妥可取得(4)具有與內部利害相關者諮商 之過程。 (七)建立外部溝通與報告機制 機制包括:(1)聯結適宜的外部利害相關者並確保有效的交換資訊(2)外部報 告以符合法令規章及監理要求(3)提供有關溝通與諮商的回饋與報告(4)運用溝通 以建立組織內之信心(5)一旦有危機或突發事件時,與利害相關者溝通。 四、實施風險管理 (一)實施管理風險之架構 組織須:(1)界定實施此架構適宜的時間安排與策略(2)應用此風險管理政策 與過程於組織的過程(3)符合法令規章要求(4)確保決策之形成,包括目標的發展 70 Bureau of Standards, Metrology and Insp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