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標檢局雙月刊197期
        P. 17
     
       	                      態。金相組織用肉眼、放大鏡或光學金相顯微鏡觀察金屬材料的組織(或缺陷)                      及其變化規律的一種材料物理試驗。光學金相檢驗一般都應參照相應的檢驗標準                      或規範,如試片製備的參考規範為 ASTM E3、腐蝕的參考規範為 ASTM E407                      等...。一般金相組織會透過腐蝕之後才進行觀察,其中浸蝕法:包括熱酸蝕、冷                      酸蝕、電解酸蝕等,應用化學藥品進行侵蝕以顯示金屬材料的組織和缺陷。                          金相顯微組織檢驗:利用金相顯微鏡來觀察、分析金屬材料的顯微組織和微                      觀缺陷,金相顯微鏡的放大倍率一般不超過 2000 倍,其分辨極限約為 0.2 微米。                      如果要觀察更微細的尺度,則轉換使用電子顯微鏡來輔助觀察。                      1.白層厚度:                          放電加工是屬於急熱驟冷的加工方法,被加工件的表面會形成熱影響區,會                      造成一層變質層,變質層的組織是異於母材,主要可分為重鑄層(又稱為白層,                      以下均稱為白層)與熱影響區,也可細分為白層、淬火層與回火層,層與層間並                      無明顯的介面存在,由於白層會使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加,且具有氣孔、附著物與                      淺坑、痘瘡、裂紋等缺陷,是造成產品使用壽命降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利用                      金相組織觀察來分析白層。因為放電加工過程中的局部高溫高壓下,加工液產生                      熱裂解現象,碳會滲入被加工物中,而有滲碳的效果產生,使得白層有著與母材                      不同的結構組織,造成白層有較高的含碳量及硬度。                          由於各產品的產品規範與使用壽命不一,因此可以接受的白層厚度也不相                      同,但由以上敘述可以知道,調整放電參數使得白層厚度越薄,對於產品的品質                      會越好。                      2.熱影響區厚度:                          由於放電過程的能量大都轉換為高溫,並施加於加工件與加工液上,並使加                      工件表面具有高溫而熔解,甚至達到汽化蒸發,殘餘部份的熱量則繼續往材料內                      部傳遞,由於放電後材料接收熱量隨著距離而有所變化,導致材料組織與性質發                      生變化,此一過程與銲接過程相當類似,因此在被加工件表面會形成熱影響區。                      其影響著被加工件的機械性質,尤其以硬度最為顯著。由微觀金相上觀察的結                                                            ʕശ͏ɓ´ʞϋɘ˜  197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