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標檢局雙月刊199期
P. 94
℃等。無線電壺可即時製造熱開水,加上可隨時自電源機座取出,在使用安全上 有特別的驗證考量,例如規範就規定:「倒水時壺蓋結構不得有掉落現象、壺體 傾倒需限制開水釋出率、電源機座需具備耐濕絕緣性、要有沸水噴出警示標記、 壺體盛水上下底限需標記」等。無線電壺屬大功率電熱器具,溫控保護器的協調 性非常重要,傳統設計會在把手頂端處內置一只手動復歸溫控器,其上罩著一顆 電源切換開關,一旦水煮沸,溫控保護器金屬片向上彎曲即可頂開電源開關切離 電源,若需加熱,只要再投入電源開關即可;而在壺體底部另設計一組防空燒自 動復歸溫控,此顆溫控器大都採取與壺體電源觸點整合成「溫控總成裝置」,當 壺底發生空燒,自動復歸溫控溫內部金屬片會彎曲,使電源觸點分開而斷電,前 述兩只溫控器藉由內部配線串接,形成對電壺安全運作的防護,較新的機種都已 將兩只溫控整合至壺底,因舊式分開設計在防空燒溫控失效時,因壺底傳導熱度 至把手溫控的延遲,常使機座已發生熱熔,把手溫控才跳脫現象,有關熱熔及手 動與自動復歸溫控器的動作原理,本文都會介紹。 二、無線壺結構與運轉原理 電壺的結構包含水壺頂蓋、開壺按鍵(把手溫度開關按鈕)、手把、嵌入壺底 的加熱管、壺底防空燒溫度斷路器、電源指示燈、分離式電源機座等,整體架構 簡單,運轉原理聚焦在兩只溫控器的動作協調上。圖 1 顯示無線電壺的各式機種 外觀,上排機型之手動復歸溫按鈕設計在把手上;下排機型則將手動復歸溫控按 鈕移至壺底,並與防空燒溫控整合成板鈕型溫控總成裝置,兩者設計差別解釋如 下: (1) 當低水位煮沸時,上排機型的手動溫控不一定會切離電源,因藏在把手頂端 內的溫控並非緊貼壺體偵溫,加上位置處於壺體高處,需有足夠積熱傳導才 能動作;但若高水位煮沸狀況則無此問題存在。 (2) 一旦溫控積熱動作時間延遲,可能發生壺底已空燒,但把手內溫控仍未跳脫 斷電情形。 (3) 這時位於壺底的防空燒溫控應順利切斷電源,但若失效呢?電熱管持續通電 加熱的結果,座蓋及電源機座等耐熱塑材也可能發生熱熔現象,只能期待高 88 Bureau of Standards, Metrology and Insp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