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標檢局雙月刊195期
P. 15
專 題 報 導 三、 經專家訪談結果顯示現行國內人員驗證領域仍未普及運用,國內驗證機構領 域之認證人力仍顯不足。為利認驗證制度整合之健全發展,建議 TAF 可多 加推廣運用人員驗證,使認驗證體系能夠更加完備,並加強所屬認證評審人 員之專業訓練,以扮演認驗證之整合角色;另為避免驗證機構領域認證人力 之不足,建議未來驗證機構認證可比照實驗室認證採同行評鑑方式進行認證 評鑑。 四、 歐盟等國認驗證制度除指定性產品運用於實驗室認證或產品驗證外,大 多採認自願性認驗證性質,以民間認驗證能量推動為主,建議未來我國 認驗證制度可逐步採認,並將民間認驗證機構扮演主導之角色列為長程 目標。 五、 為因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及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建議未來有關食品安全 之政府主管機關可藉由 TAF 認驗證體系落實「源頭管理」與「自主管 理」。 捌、參考文獻 1. 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網站,取自網址:http://www.taftw.org.tw 2. 國家型符合性評鑑知識服務體系網站,取自網址:http://www.ca.org.tw 3. 「標準法」,民 86,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4. 吳明德、王石城、 劉秉沅、李文輝、謝志宏,民 93,「各國符合性聲明制度 之研究」,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研究報告。 5. 林輝壎、王俊超、劉進德、謝志宏,民 94,「電機電子產品驗證符合性評鑑程 序之研究」,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研究報告。 6. 「CNS 17000 符合性評鑑-詞彙與一般原則」,民 98,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7. 陳敬海,民 100,「強制性商品驗證機構應具備之基本架構研究」,國立高雄應 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所碩士論文。 8. Bartlett, M. S., 1950. Tests of Significance in Factor Analysis,British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sychology, 3 January, 77-85. ʕശ͏ɓ´ʞϋʞ˜ 19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