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標檢局雙月刊195期
P. 14
各項政策業務。 二、 經認證機構專家訪談後發現,TAF 於實驗室及驗證機構認證領域已簽署國際 組織多邊相互承認協議,使認驗證制度與國際接軌,並積極參與國際或區域 認證組織之認證活動,建立符合性評鑑制度之基礎架構;另為避免驗證機構 領域認驗證人力不足之問題,考量未來可採同行評鑑方式,以藉此培訓及儲 備相關稽核人員,並期許政府主管機關能多加運用相關認驗證體系並考量將 人員驗證納入其中,除能提升相關人員之能力,使認驗證體系能夠更加完備 外,更能藉由民間認驗證能量推動相關政策業務,以達到撙節政府行政資源 之效果。 三、 經驗證機構專家訪談後發現,該驗證機構多數業務皆已經 TAF 認證,且 部分業務已經國內主管機關運用;一方面期許 TAF 能扮演將相關驗證機 構執行領域整合之角色,適時儲備及培養專業稽核人力,有助於認驗證 制度垂直整合之健全發展,俾利順利推動相關業務外;另一方面,則建 議政府主管機關可視民間認驗證機構需求,訂定相關法規要求及推廣新 興產業標準,設立相關獎勵制度以提升並鼓勵企業自主管理與開發的能 力,並借鏡外國作法,積極培養國際化人才,期許政府主管機關能扮演 活化經濟、強化企業競爭力的角色,將有助於未來產業整合發展與國際 接軌。 柒、結論與建議 一、 我國認驗證制度朝多元化發展及與國際接軌為目標,除藉由國內認證機構推 動外,國內主管機關如經濟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等之相關業務皆多已運用 認驗證體系且納入相關法規要求,建議可提供其他尚未運用 TAF 認驗證體 系之主管機關參考,以撙節行政資源。 二、 經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認驗證機構瞭解認驗證標準,且認為認驗證制度已相當 普及,惟認驗證標準要求不易達成且與國際之接軌程度仍顯不足。為符合國 際認驗證標準及提高與國際認驗證制度接軌程度,建議政府主管機關可視民 間認驗證機構需求,提供相關行政資源或獎勵措施。 8 Bureau of Standards, Metrology and Inspection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