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標檢局雙月刊195期
P. 116
LCIA 階段結果的重大議題之鑑別;2.考量完整性、敏感度及一致性查核之 評價;3.結論、限制及建議事項。 評估之目的與範疇界定及闡釋階段建立作業之框架,而 LCA 其他階段 (LCI 及 LCIA)則產生產品系統的資訊。LCI 或 LCIA 階段的結果應依據作 業之目的與範疇予以闡釋,且闡釋應包括對顯著的投入、產出及方法選擇 之評估與敏感性查核,以瞭解該結果的不確定性。 (二) 闡釋亦應考量下列有關作業之目的:1.系統功能、功能單位及系統界限的界 定之適當性;2.數據品質評估與敏感度分析所鑑別的限制。來自於 LCI 與 LCIA 結果的數據品質評估、敏感度分析、結論及任何建議事項之文件,應 予以查核。LCI 結果因僅提及投入與產出數據,而未涉及環境衝擊,須小 心闡釋。此外,由於投入之不確定性與數據變異性,不確定性將導入至 LCI 結果;透過範圍與(或)機率分布之方法,可將結果的不確定性特徵化。 二、重大議題之鑑別 (一) 此要項之目標係為建構來自於 LCI 或 LCIA 階段的結果,以協助決定重大 議題,使符合目的與範疇界定並與評價要項互動。此互動之目的係為包括 前階段所用方法之含意、所作的假設等,如分配原則、截斷之決定、衝擊 類別之選擇、類別指標及模式等。 (二) 重大議題範例有:1.盤查數據,如能源、排放物、放流物、廢棄物,2.衝擊 類別,如資源使用、氣候變遷,及 3.生命週期各階段對 LCI 或 LCIA 結果 之重要貢獻,如個別單元過程或過程之群組,如運輸與能源生產。多種的 特定途徑、方法及工具可用於鑑別環境議題與決定其重大性。 三、評價 評價要項之目標係為建立並增進 LCA 作業結果的信賴度及可靠度,包括由 闡釋的第一要項所鑑別出之重大議題。結果須以可使委託者或任何其他利害相關 者對作業結果能清楚易懂的方式來表示。評價應依據作業之目的與範疇執行。在 評價作業中,應考量下列三種技術的使用:(一)完整性查核(二)敏感度查核(三)一 110 Bureau of Standards, Metrology and Inspection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