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標檢局雙月刊195期
P. 109
廣 角 鏡 及 3. 以中間或最終產品的去處作為單元過程之結束。 在理想情況下,須在系統界限的投入與產出為基本與產品流之方式將 產品系統模式化。初始涵括投入與產出的截斷準則,與建立截斷準則之假 設應清楚地描述。選定的截斷準則對作業的結果之影響亦應予以評估,並 描述於最終報告中。LCA 實務上使用之一些截斷準則:1.質量:當採用質 量作為準則時,適當的決定需包括作業中累積貢獻超過模式化產品系統所 界定百分比之所有質量投入。2.能源:同樣地,當使用能源作為準則時, 適當的決定可能需包括作業中累積貢獻超過產品系統之能量投入所界定百 分比的所有投入。3.環境顯著性:依截斷準則作決定時,須包括其貢獻超 過產品系統的每一數據類別估計量達額外界定百分比之投入,該投入係因 環境相關性而特別選定。 (四) 1LCIA 方法與衝擊之類型:應決定 LCA 作業中包括的衝擊類別、類別指標 及特徵化模式,LCIA 方法中所使用的衝擊類別、類別指標及特徵化模式應 與作業之目的一致。 (五) 數據之類別與來源:數據可由系統界限內之單元過程生產所在地蒐集,或 由其他來源取得或計算得之。數據得包含量測、計算或估計數據之結合。 投入得包括(但不限),礦物資源之使用。對空氣排放之部分,如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得分別鑑定之。當逸散性排放物顯著 時,這些數據亦須予以包括。指標參數得包括(但不限)下列項目:1.生化需 氧量(BOD),2.化學需氧量(COD),3.可吸收之有機鹵化物(AOX),4.總有機 鹵素量(TOX),及 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另外,噪音與振動、土地使 用、輻射、臭味及廢熱等代表數據得蒐集之。 (六) 數據品質要求事項:須說明下列:1.時間相關範圍:數據之年份與所須蒐集 數據之最短時程;2.地理範圍:為滿足作業目的,針對單元過程所須蒐集數 據之地理區域;3.技術範圍:特定技術或技術之綜合;4.精密度:每一表示 的數據所展現數值變異性之量度(如變異);5.完整性:量測或估計的質能 流之百分比;6.代表性:數據組反映真正關注母體(亦即地理範圍、時間期 程及技術範圍)的程度之定性評估;7.一致性:應用於分析內容不同部分之 ʕശ͏਷ɓ´ʞϋʞ˜ 195 ಂ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