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標檢局雙月刊197期
P. 121
商品知識網系列 應施檢驗商品 檢驗標準(版次) 檢驗方式 3C 二次鋰單電池/組 CNS 15364(102 年版)或 驗證登錄(模式 2+3) (鈕扣型除外) CNS 15364(99 年版) 二、內部結構及運作原理 「鋰」元素在化學週期表上可算是極度活潑的金屬,因體積小,所以能量密 度甚高。但由於其化學特性太過活潑,也帶來了極高的危險性。將鋰金屬暴露在 空氣中時,會與氧氣產生激烈的氧化反應而爆炸。為提昇使用的安全性,目前最 新製法係藉由石墨及鈷酸鋰等材料,形成了奈米等級的細小儲存格子,使得鋰原 子不會與氧氣接觸而避免爆炸。採用這種原理的鋰離子電池,使得人們在獲得它 高容量密度的同時,也達到安全的目的。 鋰電池充電時,正極鋰原子會喪失電子,氧化為鋰離子。鋰離子經由電解液 游到負極去,進入負極的儲存格,並獲得一個電子,還原為鋰原子。放電時,整 個程序倒過來。為了防止電池的正負極直接碰觸而短路,電池內會有一層眾多細 小孔隙隔膜紙,僅能允許鋰離子通過,並用以達成電性絕緣功能,可防止正負極 間之短路。 圖 2 鋰電池充放電過程之示意圖 (資料來源:http://labthinkchina.blogspot.tw/) ʕശ͏਷ɓ´ʞϋɘ˜ 197 ಂ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