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標檢局雙月刊198期
P. 81
2 -3 吸收劑量率 戈雷每秒 Gy/s m s 10 進制倍數及分數單位 (前綴詞) -3 -2 -1 輻射強度 瓦特每立弳 W/sr kg m s sr 因子 名稱 代號 因子 名稱 代號 -12 12 -3 -1 2 輻射亮度 瓦特每平方米立弳 W/(sr m ) m kg s sr 10 兆 T 10 皮 p 15 -15 3 -1 -3 催化活性濃度 卡塔爾每立方米 kat/m mol s m 10 拍 P 10 飛 f -18 18 10 艾 E 10 阿 a 21 -21 10 皆 Z 10 介 z 雖然導出單位可以用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的專有名稱等方式表示,但為了使 -24 24 10 佑 Y 10 攸 y 相同量綱的量較容易區別,CIPM 認為可以採用某些組合名稱或某些專有名稱表 示。譬如通常用赫芝(Hz)來表示周期頻率而不用秒(s)的負一次方,雖然 1 Hz = 前綴詞既不是數也不是獨立的詞,而是分別代表 10 的不同次方的大小,因 -1 1 s ;又 1 N m = 1 J,但常用牛頓米(N m)來表示力矩而不用焦耳(J)。 而不能單獨使用,只有放在單位的前面才有意義。譬如:50 MHz,而不是 50 M;28 cm,而不是 28 c。一個前綴詞符號附加到一個單位符號則構成一個新而 六、SI 單位制的 10 進制倍數及分數和 SI 前綴詞 不可分的單位符號,並且可以和其它單位符號組成複合單位符號。如: 3 –2 3 –6 3 3 SI 單位制在科學上已較早期的各種單位制涵蓋更廣泛的領域及具實用性,但  2.8 cm = 2.8 (cm) = 2.8 (10 m) = 2.8 × 10 m –2 –1 −1 –1 –1 是有些情況下,SI 單位實際應用時不是過大就是過小,感到諸多不便。譬如以千  7 cm = 7 (cm) = 7 (10 m) = 700 m −1 −6 −1 −1 9 −1 克來表示原子的質量則單位太大,而以千克來表示地球的質量則單位太小。因  3000 μs = 3000 (μs) = 3000 (10 s) = 3 × 10 s -7 -9 此,為了表示同類量的不同大小量值,需要比單位大或小的適當倍數單位。實際  345 nm = 345 × 10 m = 3.45 × 10 m 上已廣被採用的 10 進制倍數及分數單位,是以原單位乘以 10 的次方而得到。利 七、與 SI 單位併用之非 SI 單位 用相應之前綴詞構成的 10 進制倍數及分數單位之名稱係屬於倍數及分數單位的 一部分。 如前面所述,建立 SI 單位制的主要目的是實用性,故將以往的各種單位制 1960 年 CGPM 正式決定採用前綴詞的名稱和符號來構成 SI 單位制之 10 進 合理地整合為一種單位制。不過,在科技界及民生經濟領域裡,常常遇到相同物 12 -12 制倍數及分數的名稱和符號,範圍從 10 至 10 。而後 CGPM 逐漸增加前綴詞 理量,其量值卻相差千萬倍。譬如微波波長從 1 mm 至 1 m,可視光的波長從 2 -2 -8 24 的範圍,目前從 10 至 10 -24 的範圍係 1991 年 CGPM 擴增的,如表 5。 0.38 μm 至 0.77 μm,而 X 射線的波長從 10 Å(ångström) 至 10 Å (即 10 m 至 -11 -2 表 5 SI 單位制的 10 進制倍數及分數和 SI 前綴詞 10 m ) ,射線的波長約在 10 Å 以下。在這種情況下,若規定只能使用唯一 10 進制倍數及分數單位 (前綴詞) 的單位表示,顯然無法解決許多科學課題對單位制的要求。因此在應用 SI 的同 因子 名稱 代號 因子 名稱 代號 時,還得允許一些 SI 單位制之外的單位(non-SI units) 也可一併採用。BIPM 目前 -1 1 10 十 da 10 分 d 將這些單位分為以下幾類: 2 -2 10 百 h 10 厘 c (1) 可與 SI 單位併用的非 SI 單位:SI 單位係採用 10 進制,而非 10 進制的時間單 3 -3 10 千 k 10 毫 m 位和幾何角度單位雖然不能加入 SI 單位,卻仍可以和 SI 單位合併使用,如 6 -6 10 百萬 M 10 微 μ km/h、L/min 等。此外,在 1879 年獲得 CIPM 同意之面積單位的公頃、體積 -9 9 10 吉 G 10 奈 n 單位的公升、質量單位的公噸以及長度單位的天文單位,如表 6。 74 Bureau of Standards, Metrology and Inspection 198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