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
電度表檢定項目如下:
|
|
(1) |
構造。
|
|
(2) |
絕緣。
|
|
(3) |
潛動。
|
|
(4) |
始動。
|
|
(5) |
準確度。
|
|
6.1.1 |
構造
|
|
|
6.1.1.1 |
電度表上之標示、標記及分度線應明顯不易磨滅,並無誤認之虞。
|
|
|
|
6.1.1.2 |
外觀標示 應於明顯處標示下列事項:
|
(1) |
名稱。
|
(2) |
製造廠商之名稱或標記。
|
(3) |
型號及器號。
|
(4) |
使用電路之相數及線數。
|
(5) |
額定電壓及頻率。
|
(6) |
基準電流(或試驗電流) 及額定電流 (或電流等級、最大電流)。
|
(7) |
製造年份。
|
(8) |
電度表常數。
|
(9) |
準確度等級:0.2級、0.5級、1級、2級,但2級電度表得免標示。
|
(10) |
電子式電度表應有功能標示(如瓦時、乏時、需量、時間電價或通訊等功能)、代號或標記。
|
(11) |
配合變比器使用之電度表,應另加附屬標記。
|
|
|
|
6.1.1.3 |
電度表之基準電流(或試驗電流),於單獨使用式電度表應為10 A、15 A、20 A、30 A、40 A、50 A,於併用變比器式電度表應為2.5 A、5 A。
|
|
|
|
6.1.1.4 |
電度表記錄器所指示之單位,應標明於記錄器銘板上,以便查讀。
|
|
|
|
6.1.1.5 |
跳字型記錄器之文字寬度,不得小於4 mm,高度不得小於5 mm,小數位字輪之文字,得略小之。
|
|
|
|
6.1.1.6 |
記錄器指示有小數位者,應使小數位讀數與整數位讀數易於識別,以免誤讀。
|
|
|
|
6.1.1.7 |
電度表之機械構造應堅固耐用,動作裝置須全部固定於表底,並以表蓋蓋妥,表底與表蓋間應加襯墊,以防止塵埃等外物侵入。
|
|
|
|
6.1.1.8 |
電度表表蓋與表底間應有適當封印裝置;除開啟封印外,應無法接觸內部組件。
|
|
|
|
6.1.1.9 |
電度表端子蓋與表底間,應有適當封印裝置;除開啟封印外,應無法改變其接線。
|
|
|
|
6.1.1.10 |
電度表之軸承及指示結構,在正常使用狀態下,應經久耐用,不易故障。
|
|
|
|
6.1.1.11 |
電子式電度表應有紅光或近紅外光輸出裝置,可容易以測試儀器監視或量測其測試輸出,或以其他接線及耦合裝置連接至監測設備。
|
|
|
6.1.2 |
絕緣 用直流500 V之高阻計測量時,電度表之各線圈與外殼間絕緣電阻值,應大於5 MΩ,電壓線圈與電流線圈間及電流電路相互間測試之絕緣電阻值,應大於5 MΩ,其測試溫度為296 K ± 5 K ( 23 ℃ ± 5 ℃)。
|
|
6.1.3 |
潛動 電度表潛動之檢定在額定頻率及在額定電壓之110 %下,如無電流通過電流線圈,20分鐘內電度表轉盤不應轉動1週以上、電子式電度表不得有1個以上之測試波輸出。
|
|
6.1.4 |
始動 電度表始動電流之檢定在額定電壓、額定頻率下,以如表1所示之功率因數(瓦時計為1.0,乏時計為0)及電流測試時,即應開始連續計量。
|
|
6.1.5 |
準確度
|
|
|
6.1.5.1 |
電度表準確度檢定,在額定電壓、額定頻率下,其測試條件如表2:
|
|
|
|
6.1.5.2 |
併用變比器式之電度表,其測試電流以所併用比流器額定二次電流測試。
|
|
|
|
6.1.5.3 |
三相三線式瓦時計功率因數0.5應測試正相序及逆相序。
|
|
|
|
6.1.5.4 |
單相三線式瓦時計功率因數1.0、基準(或試驗)電流100 %應測試各元件電流電路之器差。
|
|
|
|
6.1.5.5 |
三相三線式電子式電度表之瓦時部分功因數0.5應測試正相序及逆相序。
|
|
|
|
6.1.5.6 |
單相三線式電子式電度表之瓦時部分功率因數1.0、基準(或試驗)電流100 %應測試各元件電流電路之器差。
|
|
|
|
6.1.5.7 |
電度表之器差計算公式如下:
|
(1) |
瓦時計、乏時計: 器差(%)=[(器示值 - 標準值) / (標準值)]×100%
|
(2) |
需量瓦時計之需量部分: 器差(%)=[(器示值 - 標準值)/(需量表滿刻度值)] ×100%
|
(3) |
無標示滿刻度值之需量瓦時計,其需量部分: 器差(%)=[(器示值 - 標準值) / (標準值) ] ×100%
|
(4) |
需量瓦時計之瓦時部分器差依瓦時計規定。
|
(5) |
電子式電度表規定如下:
(a) |
瓦時部分依瓦時計規定。
|
(b) |
乏時部分依乏時計規定。
|
(c) |
需量部分依需量瓦時計之需量部分規定。
|
|
|
6.2 |
|
變比器檢定項目如下:
|
|
(1) |
構造。
|
|
(2) |
電力頻率耐電壓。
|
|
(3) |
極性。
|
|
(4) |
準確度。
|
|
6.2.1 |
構造
|
|
|
6.2.1.1 |
外觀標示 應於明顯處標示下列事項:
|
(1) |
名稱。
|
(2) |
製造廠商之名稱或標記。
|
(3) |
型號、器號及製造年份。
|
(4) |
額定一、二次電壓(比壓器);額定一、二次電流(比流器)。
|
(5) |
額定頻率。
|
(6) |
額定輸出及其對應的準確度等級。
|
(7) |
設備最高電壓或標稱系統電壓。
|
(8) |
絕緣等級。
|
|
|
|
6.2.1.2 |
變比器應有適當之封印位置,如有下列各項之情形者,應符合該項之要求。
|
(1) |
變比器之切換用分接頭以及其主要部分應有檢定用封印裝置,除非開啟封印用手加以調整外,變比器之特性應無法改變。
|
(2) |
箱蓋及重要開閉部分應有封印裝置。
|
(3) |
二次端子如有蓋子時,亦應加裝封印裝置。
|
(4) |
如有特別指定,一次端子亦應加裝封印裝置。
|
|
|
6.2.2 |
電力頻率耐電壓
|
|
|
(1) |
非屬CNS 規格之變比器,得以銘板標示之額定輸出、額定一、二次電壓、額定一、二次電流、額定頻率等作測試 。
|
|
|
|
(2) |
變比器之一次繞組電力頻率(power-frequency)耐電壓如表3所示。
|
|
|
|
(3) |
接地比壓器無需實施一次繞組電力頻率耐電壓試驗。
|
|
|
|
(4) |
二次繞組及多二次繞組變比器之二次繞組間,其電力頻率耐電壓應為2.5 kV(rms)。
|
|
|
6.2.3 |
極性 變比器應為減極性。
|
|
6.2.4 |
準確度
|
|
|
6.2.4.1 |
變比器準確度之檢定在額定頻率及額定負擔下測試,測試條件如表4所示。
|
|
|
|
6.2.4.2 |
非屬CNS 規格之變比器,得以銘板標示之額定輸出、額定一、二次電壓、額定一、二次電流、額定頻率等作測試 。
|
|
|
|
6.2.4.3 |
變比器器差之計算公式如下:
|
(1) |
比流器:
|
(2) |
比壓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