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經濟部標檢局總局首頁LOGO

引領產業發展 保護消費權益

SAFETY & QUALITY

:::
:::

技術性貿易障礙的型態與樣貌

  • 發布日期:2018/09/20
  • 發布單位:綜合企劃組
  • 資料點閱次數:4429

我們在購買筆記型電腦時是否擔心過它會爆炸?在購買T恤時可曾擔心它表面五顏六色的圖案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選購冰箱時可曾注意上頭貼著的能源效率標示?或是馬桶上的省水標章?那些標榜著可以去角質的磨砂膏怎麼找不到了?這些生活大小事的背後往往可以找到一套法規措施,要求相關產品符合這些規定來保護消費者及環境。這些措施是維持市場正常運作所必須的,但就是這些立意良好的措施,可能成為了前面提到的技術性貿易障礙,並且阻礙貨品在國際間自由流通。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它們會是障礙?

標準、技術性法規及符合性評鑑程序會成為貿易障礙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們是被設計用來解決「抽象的問題」,例如確保產品安全或是保護環境等,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往往不是簡單的是非題,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申論題,因此每個國家對於同樣的問題往往會依該國的經濟、環境、基礎設施等考量給出不同的答案。我們來看看不同地區確認印表機符合當地規定的方式,就能看出大家交出來的答案有多麼不一樣:

  • 我國:對產品樣品進行測試,再經主管機關審查後核發證書。
  • 中國大陸:先對產品樣品進行測試,然後再派遣專家去看工廠的管理方式(確定工廠有能力製造相同品質的產品)。
  • 歐盟:由製造商自行保證產品符合特定的標準。

由上面可以知道,對於同樣產品的管理方式,有些地區不但需要確認樣品是安全的,還得對工廠進行評鑑;另一些地區卻直接交由業者自行把關,管理方式大相逕庭。就是因為各國標準、技術性法規及符合性評鑑程序的差異很大,使得國際貿易業者需要閱讀各國交出來的答案,才能確保自己知道如何符合要求,但光是要找到各國寫好的答案都很困難,因為很多國家會把完成的答案放到儲藏室內,而不是釘上公佈欄,任人隨意觀看。

我們很容易明確知道出口的貨品需要繳納多少關稅,因為進口國的關稅表上寫得一清二楚,但當我們想知道出口某項產品需要符合什麼規定時,問題就會非常棘手,因為直到現在世界上仍然沒有完整且可靠的技術性貿易障礙表能讓我們翻閱,雪上加霜的是,有些產品會同時被多個法規主管機關所管,而且每個國家行政權責的劃分方式不一,所以想要確認產品需要符合什麼規定時,我們只能花費大量的人力及時間成本來仔細挖掘該國的法規,祈禱不要漏掉須符合的規定,或是花費額外費用請當地專業人士協助釐清。

另一個使標準、技術性法規及符合性評鑑程序成為貿易障礙的主要原因,在於這一張申論題考卷主要是考校政府如何保護人類健康或是確保環境永續發展,而不是如何保障自由貿易,因此這些被政府寫下的答案可能會對國際貿易造成嚴重的打擊,例如要確保玩具的安全性,政府可以要求每一件出廠的玩具都要經過20次不同角度的耐摔測試,而不會掉出小物件的玩具才可以在市場上販售,以免兒童誤食而導致窒息。想像一下玩具店貨架上展列的玩具有多少,就知道這樣的要求有多耗費時間跟人力(我們先不論消費者願不願意買到有摔痕的玩具),業者還得要因此付出的大量成本,更不用說除了小物件的測試外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安全性測試,如果每個國家都用上這麼嚴格的方式為產品把關,我們可以想像這會對產品貿易造成多大的阻礙。

top